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寒亭

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中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风筝。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山东的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举办风筝会,2005年还有举办风筝锦标赛。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传统的娱乐风俗。流行于中国各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原用于军事上,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至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元代时,风筝传入欧洲诸国。唐以前的风筝用丝绸制作,晚唐时改用纸制。品种繁多,结构有硬翅、软翅、伞形、桶形、长串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民间还创造了风筝上的附加物,如有音响的“鹤琴”、“锣鼓”,有灯光装置的“灯笼”,有散落携带物的“送饭儿的”等,独具特色。

         寒亭区杨家埠村是潍坊风筝的故乡。早在明代初年,杨家埠就开始扎制风筝,到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们创造性地把年画和风筝融为一体,创造出扎、糊、绘俱佳,放飞效果好且物美价廉的杨家埠传统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其风各鲜明是中国风筝的四大流派之一,与京、津、南通齐名。
        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杨家埠已有风筝扎制作坊30多家,年产风筝4万只。清末民初,以杨家埠为中心,周围近20个村庄2000多人从事风筝扎制,有鹤、燕、蝶、蝉及各种人物风筝近百种,年产风筝18万只。1933年4月5日,潍县县政府(民国)在潍县城举办了首届潍县风筝赛会。在这届风筝赛会上,杨家埠扎制的“四季花神”风筝最引人注目。1935年和1937年清明节期间,在第二届和第三届潍县风筝赛会上,杨家埠风筝均获得优异成绩。据记载,清末民初,在潍县大集上,杨家埠风筝日上市量8000余只,年均销售20万只。抗日战争至潍城解放,杨家埠风筝业因受战乱影响,日趋衰落。
        解放以后,1952年杨家埠村有55户,220人从事风筝扎制业,年扎风筝22万只,产值5.5万元,有“刘海戏金蟾、水漫金山寺、蝴蝶、苍鹰”等2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青岛、济南、哈尔滨等地。1958年杨家埠风筝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先后参加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销和放飞。十年“文革”期间,杨家埠风筝业遭受极大破坏,濒于消亡边缘。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杨家埠风筝业恢复生机重振雄风,风筝企业发展到五十余家。风筝产品在原来硬翅风筝的基础上,传承创新逐渐形成了“硬翅、软翅、板式、串式、筒式、立体等现代风筝十数个大类,品种百余个;面料丝绢、涤丝、纸质、无纺布、塑膜应有尽有;由手工扎制到分体组装,由高档到中低档,年均产风筝20余万只,年产值近百万元……
        杨家埠风筝扬名中外,到2006年,杨家埠共接待中外宾客和知名人士300万人次,其中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等到此参观视察,中外友人为杨家埠题词赞誉。
        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