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王作起

 王作起,男,1963年3月出生,籍贯寒亭区开元街道,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寒亭区政协常委,现为寒亭区政协常委、三级调研员。

该同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15年5月,王作起同志调入区政协机关工作,根据全区“双联双增”行动工作安排,2018年至2019年,王作起同志作为区政协机关包村帮扶工作组组长,分别包靠帮扶了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卜家村、圈子村。2018年,王作起同志带领工作组各成员想办法、出主意,协调资金为卜家村更换LED路灯灯泡24盏,为村内监控未覆盖区域安装、更换监控8个,为村内柴草集中堆放处构造围挡,建造文化广场1处并安装了健身体育器材,使整个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王作起同志带领工作组各成员积极协调资金为圈子村硬化了村内道路,协助村委对村内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在村内建造文化广场1处,在农田内打机井1眼,以上工程现在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圈子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质的提升,被选为2020年全区下半年观摩点评观摩点之一。王作起同志带领工作组成员经常走访看望村内贫困户,积极反映贫困户诉求,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该同志长期在乡镇基层工作,看到身边很多同事把摩托车当作基本的交通工具,导致膝盖风湿疼痛,有的甚至落下终身残疾。2006年11月,他研制的“摩托车防护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上广泛应用。

该同志毕业于原昌潍农校果林专业,曾长期在基层工作,并引进多项种植技术。自1982年秋季,在原潍县固堤公社后大桥头村一农户新盖的六间新房的天井(南北长11.5米、东西宽22米)当中,开始引进种植158颗葡萄进行栽培生产试验。到1984年,该农户葡萄总产6000斤,年收入超过2000元,是当时一般机关干部年收入的四倍,创造了“不出村、不出店、天井院里收两千”的良好经验做法。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该同志把公社分给机关干部的美国二铵肥料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到1985年,固堤街道推广面积已达96.3亩,37128颗,总产量达到111.36万斤,总收入达到33.41万元。典型户的三年生葡萄,折合亩产15000斤,年收入达到3000多元。1985年8月,完成的“庭院葡萄栽培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获寒亭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的副市长钟华德同志是该成果鉴定委员会成员之一。随后,在固堤街道大魏家村东建设了面积40亩的以玫瑰香品种为主的葡萄园。在固堤街道南王家埠村发动党员和村民共40户,每户4亩,共建设了160亩以泽香泽玉品种为主的葡萄园。到1987年,南王家埠村这40户卖葡萄和培育葡萄苗的农户年收入都超过了1万元。当时这两个葡萄园是潍坊周边面积最大的两个葡萄园。

该同志1993年到1999年间,在寒亭区朱里镇任党委副书记、镇长期间,在该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首次从江苏省引进了草莓种植,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脱毒土豆种植,从诸城市园艺场引进了大姜大拱棚种植技术,使该镇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传统大姜亩产6000-7000斤,采用大拱棚种植技术后,由于增加了大姜的生长周期,亩产达12000-13000斤左右。2000年12月,与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等10人被聘为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兼职教员,为市委党校中青班讲解大棚脱毒土豆种植和农业产品工业化发展思路。在葡萄、大姜种植等方面改进种植方式,为寒亭区葡萄、大姜种植品质及产量的提升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该同志2007-2015年在区地震局工作期间,团结和带领单位一班人,立足本职,积极工作,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在潍坊四个城区中,只有寒亭区建成了地震监测预报强震台和微震台。2014年,寒亭区地震局被评为潍坊市地震系统先进集体。

王作起同志作为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政治、顾大局。2002年3月做了胃癌大切除手术至今,感恩党和社会的关怀,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03年1月,该同志为国家治理库布齐沙漠自愿缴纳3000元大额党费;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7月,该同志为支援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自愿缴纳2732元(一个月工资)大额党费;2020年1月,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调集人财物全力支援武汉抗疫,2月,该同志又为支援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自愿缴纳10000元大额党费,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人民事业忠诚的本色。(敬业奉献)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